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相关战略部署,提升河源高新园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水平,增强创新主体市场竞争力,11月23日,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作为河源高新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单位,协助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举办了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等知识产权业务培训,为园区创新主体带来了一场丰富精彩的知识产权学术盛宴。培训由河源研究院副院长周莉教授主持。 培训的第一个专题是《高价值专利视角下的专利培育布局与运营》,主讲老师是 知而行(河源市)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咏平。 他以自身作为广东省市监局招标课题“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 高级顾问、团体标准T/FSZSCQ 3-2021《专利价值度评估规范》主要起草人、首批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利)助理研究员等经验出发,向学员们详细阐述了高价值专利的认定标准,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等;同时,介绍了专利价值评估工具、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的的主要流程,从知识产权评估、转化的相关案例出发,启发学员运用制度、经营权利,布局高价值专利,以成果转化和专利买卖等途径提升和实现专利价值。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也是创新主体尤为关注的一个主题。本次培训邀请了河源市海科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单玉筠为大家讲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和知识。单玉筠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体系及知识产权的相关部署要求出发,分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历程、质押融资的方式和流程,为创新主体讲述如何利用企业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 广东东江勤诚律师事务所王青梅律师从法律的专业角度出发,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案例现身说法为大家讲述在遇到知识产权侵权事件时,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创新主体成果。 通过本次培训,参训学员们一致表示,对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的内涵与规范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应对和解决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对企业提升创新意识、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